国产成年综合免费观看,国产亚洲制服免视频,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,男女 久久精品亚洲A

歡迎訪問福建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

歷史搜索:
熱搜詞:

當前位置: 首頁 > 政務公開 > 國資動態 > 國資監管 > 規劃發展

做文化的夢,享產業的福

來源:福建日報 發布時間:2025-06-10 15:53 瀏覽量:{{pvCount}}
相關文章:

葦渡文旅房車項目建設穩步推進。

這是一個致力于打造“閩南鄉村798”品牌的村落。

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它,古老又時尚——廢舊輪胎彩繪后做成童話般的花盆,土夯的豬圈圍上玻璃幕墻變為透明的茶室,奇花異草在房前屋后隨風搖曳。奇妙的創意之下,斗室聯翩生輝,陽光五彩斑斕,漫步在?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,仿佛置身夢境。

2018年起,黃厝村向村民集中收儲40棟閑置老宅。在10年合同期內,管理權、經營權歸村集體,所有權、收益權歸村民。藝術家享受3年免費進駐福利,并可向政府申請最高15萬元的硬件裝修補助。如今,32棟古厝變身32個藝術工作室,陶藝、磚雕、漆畫、古琴各顯神通,散發著小村獨有的文化氣場。

“像150平方米的房子,一年租金在1萬元左右,很便宜。”黃厝村黨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黃火明向“藝術點亮鄉村”主題采訪團介紹,這并不是一筆虧本生意,背后其實蘊含著“引小家造大家”的鄉村振興邏輯。

就拿美麗鄉村建設來說,藝術工作室起著引領風氣之先的作用。

堅持“修舊如舊”理念,采用以獎代補方式,助力藝術家將老宅修葺為工作室、美學館等創作場所;保留村莊鄉土紋理和地域特色,把斷壁殘垣整修為網紅打卡點,把雜草空地建造為歐式小花圃,把閑置宅基地改建為雕塑群……打造“一步一景、一村一品”的景觀效應,此謂“小家”。

在此基礎上,面向全村推行“美麗家園積分”制,村民憑積分到“積分超市”兌換生活商品;每年組織12場“最美庭院”評比,鼓勵村民認管公共花卉1000余盆……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共同家園,此謂“大家”。

造得好山水,自有客盈門。黃厝村舉全村之力建設黃厝文化產業園,打造鴻漸藝術館、鴻漸鄉村藝術市集,通過“線上直播+線下零售+工廠合作”模式,實現年產值近千萬元。

2018年,陶藝家陳青山成為首批入駐黃厝村的藝術家之一。陳青山到過全國各大城市,卻在黃厝村找到了兒時鄉間“瓦屋聽雨”的感覺,創作靈感噴涌而出。

在藝術形態聚集之后,交流就成為常態。“我學的是塑形,色彩比較薄弱,在這里我就可以跟漆畫老師學習。”陳青山指著古厝里擺放的雕塑作品說,“這些就融合了塑形跟大漆兩種藝術,接下來我們準備用傳統大漆的工藝來做陶藝,相信會很出彩。”

陳青山主要創作風獅爺主題的手機殼、茶寵、冰箱貼、香插等文創產品。去年,僅泉州市場就向他訂購了3萬多件。他還完成了幾十件風獅爺形象城市景觀雕塑訂單。

村里的青年紛紛返鄉創業,經營“庭院餐廳”“古厝飲品”等自有品牌,帶動3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,年增收600萬元。村里孵化了2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,精心設計藝術體驗和勞動教育課程,年均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。(下轉第二版) (上接第一版)

廈門葦渡文旅是黃厝村一家主打農耕文化研學游的民營企業。據主理人宋加溢介紹,基地一年四季種植不同時令的農作物,并在不同的采收期確定不同的研學游主題。基地經常客滿,不得不通過預約報名進行限流。從去年10月到現在,葦渡文旅的研學游總收入達到100多萬元,現正在進行二期規劃,開發房車項目。

經營好村子,不僅要客來客往,還要福往福來。近年來,在原有的9個村民小組基礎上,黃厝村果斷成立“第十村民小組”,吸納藝術家成為新黃厝人,開設“藝術家調解室”,化解群眾矛盾近120場次,確保“矛盾不出村,幸福有保障”。

每一段旅程,都意味著新的開始。

黃火明表示,翔安機場明年正式運營,距離黃厝村僅10分鐘車程,“有20多家古厝在跟村委會溝通收儲經營意向,準備往民宿方向發展”。

通過文創+農創+旅創,黃厝村人均年收入從2018年的2萬元增長至去年的3.4萬元,村集體收入從18萬元增長至130萬元。

附件下載: